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n

中心新闻

郑保卫:公众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努力

作者: 时间:2013-11-07

人物档案

郑保卫,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对话背景

2010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同以扶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非政府组织乐施会合作,率先在国内启动了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项目,首次采用了“气候传播”这一概念,并将“气候·传播·互动·共赢”作为项目研究的主题,即着重研究气候传播中参与各方如何通过良性互动和相互合作来实现共赢目标,由此启动了中国气候传播理论研究的进程。

10月11日,由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中心等联合主办的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此次会议是世界气候传播领域首届大规模的专门性会议,主题是“气候传播:角色定位与全球合作 ”。气候传播对于中国学界和普通公众有什么意义?气候传播如何推动环境改善?为此,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郑保卫。

中国青年报:“气候传播”对于公众和学术领域都还很陌生,是什么契机促使你成立了发展中国家第一个专门致力于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

郑保卫: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让人们无法接受的是会议后期,西方国家的一些政治人物和媒体将会议未能取得积极成果的责任推到中国的头上,西方媒体的负面舆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形象。一场气候影响政治的舆论战争摆在面前。哥本哈根会议后,许多中国人都在反思,为什么总有人在国际舞台上抹黑中国?我意识到气候变化谈判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认识到从传播角度介入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在同行的鼓励和香港乐施会的资助下,“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2010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

“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给我讲道理?”2011年12月11日,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刻,面对发达国家对中国在气候污染问题上的不断诘责,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发火了。

一年以后,在2012年12月的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的一场边会上,联合国一位高级官员引用了《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中所提供的数据,并据此对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作了肯定,有力地回应了西方国家的相关质疑。这项调查的实施者正是我们这个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

中国青年报:怎样界定“气候传播”的研究领域?

郑保卫:“气候传播”是指从新闻与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和解读气候变化问题,是一种有关气候变化信息与知识的社会传播活动,它以寻求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为研究方向和行动目标。

气候传播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运用有效的传播方式来促进社会与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并最终体现在引导其自觉投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的行动上。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是要研究气候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策略等传播要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我把这两个方面分别看成是气候传播的社会成果和学术成果,其实也就是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中国青年报: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高吗?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如何?

郑保卫:2013年7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发布的《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3%的中国公众愿意了解气候变化,同样的调查,美国是62%的公众关心气候变化,而英国的数字是75%,欧盟国家比美国更关注。2012年12月多哈会议上,联合国高级气候官员表示,在公众对气候的关注度上中国政府工作做得好。美国公众之所以对于公众关注度比较低,是因为美国国会有两派,其中一派认为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是伪命题。但美国去年发生了飓风,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目前,全球对于气候变化的共同认知是:当前出现的极端气象和事件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业化时期人类发展经济大量破坏生态,造成的主要影响是温室效应,气候变化异常。中国民众对于气候变化关注度高是因为中国地大人多,自然条件很差,百姓感受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很深切,比如大城市的雾霾天气、小城市的旱涝等。

中国青年报:气候变化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是要靠取得社会共识,得到公众响应和支持。中国气候传播研究项目中心开展过哪些与公众相关的活动?

郑保卫:我们于2012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活动的启动仪式,同时还举办了气候变化图片展,迈出了向公众普及气候变化知识的第一步。7月,我们又进行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以了解和把握公众对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的基本认知情况,以便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社会推广活动。今年4月,我们又配合国家开展的第一个“低碳日”活动进行了全国性的“中国城市公众低碳意识调查”。这些工作都是我们项目中心开展的与公众有关的活动。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我们项目中心所做的“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查”还说明,中国公众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例如,80%的公众愿意为购买相应的环保产品支付更多费用;接近80%的受访者认为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最终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些数据说明,在我国公众中宣传和推广应对气候变化是有很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的。

中国青年报: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拿出怎样的思路?

郑保卫:应对气候变化要强调“政府主导,媒体和NGO推动,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思路。没有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扶持,没有媒体的推动和监督,没有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低碳经济的投入,没有公众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要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企业在防治大气污染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可以说,如今气候传播问题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真正破题。有一些好的企业,环保意识比较强,做得不错,但很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没有放到应有的地位,包括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环保的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