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n

中心新闻

学术会议|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2021·北京)召开,共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守正创新

作者: 时间:2021-01-12

学术会议|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2021·北京)召开,共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守正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和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21年1月9日联合举办“新闻与社会发展论坛(2021)”,主题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守正创新”。来自21所高校的院长们齐聚线上线下以跨学科、大视野为学术导向,以多维视角探讨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问题,旨在推动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研讨与交流,构筑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互动共促的新平台。

大会线上“合影”

大会线下“合影”

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蔡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先后致辞。

蔡雯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欢迎到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感谢大家在寒冷的冬季,在疫情再度打乱生活节奏的时候参加论坛。她讲到,去年11月3日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在山东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该宣言也表达了对新时代、新使命,对文科必须加快创新发展的共识,也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完成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任务。新闻传播学科作为文科教育重要分支,也是新闻科建设当中一支主力军。就像论坛主题的关键词“守正创新”一样,学科建设不能丢弃传统,自断根基,也不能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既要完善本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又要在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当中实现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蔡雯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认为,新文科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守正创新,是学科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西南政法大学目前也在进行艰难地探索,在新闻传播学和人权、法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推进新闻传播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八个学科共同构建新闻传播学大学科群,以适应新型学科卓越集群式发展的趋势,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实现学生在理论知识、业务技能、人文涵养、科技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提升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李珮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代表新闻学院向出席会议的师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兄弟院校和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到,过去一年里,和兄弟院校携手做了很多事情,一起经历疫情考验,和社科院大学、河北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一起举办四校联合工作坊,也和参会的很多院长携手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活动。基于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目前在规划未来课程体系改革,特别是关于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国家的迫切需要,如何进行升级和改造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教授

当天,四个主题演讲依次进行,来自多所新闻院校的院长们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为与会者打造出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学术对话空间。

主题演讲第一场

主题演讲第一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润泽教授主持,主讲人分别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诚教授、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廖声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润泽教授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科部分老师们一直在试图探讨,新闻传播学和符号学两大学术领域知识的融合,新闻传播格局发生革命性变化环境下,阐释出另外一个角度,对传统新闻传播学中经典范畴、概念、问题提出新的诠释。比如“新闻真实”始终是新闻事件和新闻学研究当中非常核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思考变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新闻真实并不是本体论范畴的问题,而符号学当中讨论真实性的问题也同样不关注是符合个体事实真实和伪证的问题并不是符号学强调的重点用符号学的理论重新诠释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范畴、概念可以赋予新时代内涵,结合新的生命能力,跨学科研究也许是新闻传播学科守正创新和未来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

通过参与学术评估,新闻教育应该回归教育本身,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启发:第一、新闻院系三大职能,人才培养,创新知识、社会服务应该均衡;第二、人才发展要红专结合,全面发展。学生也要红与专,教师既要重视师德师资也要重视学术水平,全面发展是王道;第三、结构要合理,师资年龄结构要合理,专业背景要合理,学科融合,专业融合,老师专业背景也很重要。学科发展节奏也要合理,政策也要合理;第四、坚持质量至上,无论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建设方面,都要坚持质量至上。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教授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诚教授:

新闻学科传播创新意识的三个方面:第一、牢固树立新文科意识和新工科思维,大力推进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发展,大力推进学科交叉。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恪守真实准确、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原则,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基本原理,了解传媒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第三、机遇求变,追逐前沿。不断进行学科创新,努力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诚教授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廖声武教授:

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的提升,试图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开拓文化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新闻传播教育可以从科技融合社会科学的融通信息科学学科交叉融通三个方面进行创新2018年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做了一些新的改进,开设了数据新闻可视化、动态网页设计、新媒体和生活数字经济和新闻报道等新课程,将新技术引进到课程中。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廖声武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

对新闻传播学科而言,创新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拓展和创新上,而且直接表现为对学科关系和知识体系的重构。新的时代环境下传统新闻学理论传播理论甚至采写基本功训练被侵蚀媒介技术工程和专业技术课程如何协同并举,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如何培养有灵魂,有情怀,有担当,具有价值判断能力、价值核查和整合能力,数字分析和使用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令人深思。总之学科发展立场不能丢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

主题演讲第二场

主题演讲第二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向东教授主持。主讲人分别是: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教授、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教授、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石磊教授。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

新文科概念作为人文学科的危机对策提出来的。在中国,新文科建设目标形成中国学派,创造中国文化,采用的手段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文科专业的融合。中国新文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包括了从分科秩序走向科技融合,解决策略更多建议采取团队,以团队组织方式,以问题为平台的新文科建设的手段。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教授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

新闻传播本土化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考虑: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要实践,从解放日报改版以后确定新闻党性原则;第二、总结国古代传播实践和理念,中国古代传播可能没有概念和具体理论体系,但是在传播也有规律和价值观;第三、民间信息传播和实践,和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民间习俗中蕴含很多传播技巧,最能体现中国传播文化、传播智慧、传播特色;第四、从少数民族信息传播方式理念角度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周德仓教授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教授

新媒体技术形成了新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考量知识结构包括高校教育培养体系在新环境中不断自我调整,才可以达到旧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融合,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新媒体对教育创新性要求不断提高,如果一味保守传统知识,当然没有办法授新业,解新惑,考虑知识对社会维护和推动功能,如果一味迎合新技术仅仅只迎合新技术,那么传承怎么办?知识传授过程中只传递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能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吗?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是否过多强调了新技术、新理念,我们没有守正,忽略了守正,那么怎么创新?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教授:

新文科之所以称为新是针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它的新在固本强根基础上可能要对原来学科进行重组交叉,形成新的人文社会学科,而且新文科建设必将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新文科的特质有三个:第一、交叉与融合;第二、学科要满足国家建设需求;第三、要有中国特色。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执行院长陈丹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石磊: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应当以中国新闻实践为基础,借鉴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新闻学术成果,形成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学术话语,提出一套中国方案。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做法主要有:第一、价值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第三、学科融合,文科学科的融合和工科等很多学科融合;第四、全媒体人才培养;第五、注重应用。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石磊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信凌教授:

新文科是一种发展学科新思维,我们要以更加广阔的思维和境界办学科,不能只在学校里、学科里搭建象牙塔。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注重实践创新,做了很多具体工作,包括依托新型省级智库,推动融媒体建设和发展;发挥学科研究特长,推动原中央苏区中心;依托社区传播研究助推全城智慧社区建设

主题演讲第三场

主题演讲第三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李彪教授主持。主讲人分别是: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萌芽教授、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李世举教授、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允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

在媒介技术进步的环境下,如何拓展学生的素养?怎么面对新文科的挑战?经过反思我们确立了一个路径:以新的技术为引导,课程为“三三制三分之一公共课,三分之一社会学、经济学、高等数学或数据挖掘等课程,让学生在三三制中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许加彪教授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萌芽教授

实践教学在全媒体时代人才培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实践教学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实验平台和校园媒体建设力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建成融媒体中心和4K实验室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室,并充分开放给同学们。第二、引进和培训师资,努力从业界引进人才。第三、平台建设和项目制培养,努力建设实践育人和科学育人的平台。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萌芽教授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李世举教授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做好新闻传播教育抓手主要有三点第一、在课程体系重构方面要大力发展培育交叉融合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第二、培养流程优化。遵循新闻传播教育基本规律,注重实践。第三、人才培养。按照新文科建设新要求,加大思政课程的比重,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李世举教授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建设需要强化社会科学思维和训练。从新闻传播来说,守正就是坚持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研究这当中很重要一个面向就是传播科学,特别是大数据背景下,更需要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对社交媒体当中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真正把握传播的规律,服务于业界和国家的战略需求。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允教授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推动融合发展,促进交叉学科,实际上也面临价值引领,中国话语学科体系,育人体系建设。新文科建设未来创新可能集中在三个点上:第一、中国话语学科体系和价值体系;第二、面临国际理论传播体系;第三、面向社会需求实际逻辑。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允教授

主题演讲第四场

主题演讲第四场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润泽教授主持。主讲人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教授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洪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格图教授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丽萍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教授

新文科不得不跨界与融合,新文科建设过程当中跨界是必要的,跨界之后怎么融合,怎么跨界,正是我们当下在进行探索的。首先,进行教科融合的战略;其次转变育才理念,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再次把教研成果转化为服务成果,服务国家治理和社会。最后,除了顶层设计教科融合,新闻传播还有专业融合发展,打造新文科,跨域体系建设,包括课程、项目、论坛、实验室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漆亚林教授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洪教授:

我们一直坚持做的是学生自学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开放式读书活动,学院买书,指定目,每个学期至少读8本书,列为学分。我们认为守正就是新闻事实不能歪曲,要事实,观点要正,要符合党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洪教授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格图教授

新文科背景下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建设,主要是围绕一个前提,两个抓手三条路径。一个前提:始终围绕培养以促进民族团结,新闻人才的基本前提。两个抓手:从文理兼容到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条路径:第一、注重思政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化爱国情怀;二、注重本科教育,回归基本人才培养使命;第三、注重实践导向,提升媒体和社会服务能力。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陶格图教授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丽萍教授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文理学科融同时也有学界、业界,包括政界、政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文科要培养的是能够进行价值引领,具有价值引领特点的内容生产,这是文科对于社会作用和贡献。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能够承担起这个时代的责任,了解中国国情有家国情怀,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在哪里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丽萍教授

论坛结束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教授向各位参会院长和专家再次表达了谢意并表示新文科是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科所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在特殊时期人大新闻学院特别希望与各位兄弟院校一起携手并肩,紧密融合,发挥智慧,担当好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