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n

中心新闻

“双一流”建设 | 深研会第53期:探讨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体系建设

作者: 时间:2022-12-15

121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以“探讨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第53期深研会。深研会以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润泽

王润泽教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她指出,在新闻学知识体系的架构中,新闻业务属于前沿部分。近年来,在媒介技术变革的引领之下,新闻业务实践与研究正发生着变化,带动新闻学知识体系不断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而建构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应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得到答案。她表示,新闻学是实践属性较强的学科,希望学界和业界共同努力、齐头并进,为建设我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高级编辑 新京报社总编室主任 刘国良

刘国良老师从新京报实际经验出发,围绕“融媒+”助力社会治理新探索主题,以新京报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经验为切入点,分享了新京报融合转型聚焦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他指出,以媒体治理现代化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提高媒体参与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在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审视和观照媒体融合,将有助于从跨界视角理解媒体融合新局面,发掘实践亮点,加快建成全媒体传播体系,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在推进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还从舆论引导、内容建设、功能拓展和管理创新四个层面提出了媒体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钟新

钟新老师以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记者培训项目为案例,分享了国际媒体合作的实践经历,指出当下国际合作传播研究对合作方意愿动机关注不足。她从共情视角切入,通过对国际媒体记者的半结构化访谈,充分理解外国媒体参与合作传播的动因、感受及后续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认为共情在国际合作传播的不同阶段发挥了不同作用:在合作意愿确立阶段,共情是双方开展合作的主要动机;在合作方案执行阶段,共情是合作双方采取的一种传播策略;在合作常态发展阶段,共情作为合作双方期待的一种理想传播效果,推动着国际合作传播走向常态互惠的发展方向。

高级编辑 《新闻爱好者》副主编 施宇

施宇老师以河南日报社融媒体创新发展实践为着眼点,介绍了河南日报社融媒体平台“大河云”的运行机制和“顶端新闻”的发展近况。“大河云”和“顶端新闻”作为河南日报社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的两大标志性枢纽工程,是河南日报社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和初步尝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大河云”和“顶端新闻”逐渐展现了云、端一体化运行的强大力量,取得了建设现代传播体系的阶段性成果,提升了内容的生产力和传播力、主流媒体的转型能力与平台型客户端的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翁昌寿

翁昌寿老师围绕新型主流媒体内容生产的创新问题,提出了“加法”“减法”“乘法”等概念,认为主流媒体不仅要做好减法,适应小屏竖屏时代传播,实现微内容化,还要做好加法,升级内容生产维度,衍生舆情、智库服务等内容新形态,转型内容创作与分发平台、内容风险控制平台等全效媒体功能,同时也要做好乘法,用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赋能创新内容,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在新闻业务教学中,我们也应当面向新型主流媒体内容生产创新实践,为学生构建与时俱进的能力体系、注重创新方法的知识体系和把关判断的价值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许颖

许颖老师以二十大融媒体报道实践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下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创新,指出在二十大的融媒体报道中,不同媒体承担了不同的角色。主流媒体作为二十大报道内容的核心提供者,其权威性、关注度和影响力是其特殊的传播资本;社交媒体作为二十大报道内容的分发者,是个人门户的信息节点,拥有独特的受众资源;作为二十大报道内容的精准投放者,配合用户标签和内容标签的匹配度进行智能推送,是二十大内容抵达受众的关键环节,后两者为推动主流媒体内容创新转型升级开辟了新的有效路径。从整体来看,二十大融媒体报道呈现出形式创新、话语体系创新、传播渠道创新等特征。

高级编辑 农民日报社专职编委 白锋哲

白锋哲老师从融媒体时代农民日报在助力三农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出发,谈到媒体深度融合阶段,农民日报将继续做好公共新闻的三农“接口”和三农新闻的公共“出口”等“两口”文章,不断完善《三农学习谈》《焦点评析》《视点》《脉动》《观察》等多个常设专栏,继续强化品牌栏目建设和优质内容生产,打造“三农”言论的时代桅杆,全面构筑深度报道集群,用好用活用足新媒体平台和手段,争取让更多评论与报道出圈、破圈,实现三农声量的强势突破,持续助力三农发展。她还认为,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已经变成了农民日报“四力”提升的最大增量,农民日报新型主流媒体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价值正在更大范围被看见、被认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方洁

方洁老师分享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主流媒体微新闻生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主流媒体“微新闻生产”具有三大特征,即内容体量小且选题日常化、生产以UGC内容为主、内容呈现符号化与直观化。而就动因来看,其既包括舆论引导与提升流量的需要、移动终端与平台化的影响,也包括日常报道压力的填充。此外,微新闻生产在内容生产、内容分发与内部组织层面都对新闻编辑室产生着影响。由此,新闻从业者对自身产生了复杂的认同,并开始尝试应对新变化。

中国日报社技术中心主任助理 韩冰

韩冰老师围绕“元宇宙中的文化探‘元’”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了技术创新与新闻生产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如何实现。她指出,新闻行业将新兴技术与内容生产场景构建、产品输出相结合,真正实现元宇宙技术对新闻生产的赋能。她还以数字人、数字藏品、AR/VR场景、元宇宙大会为例介绍了元宇宙技术的具体应用,并结合中国日报社的新闻生产实践与在元宇宙方面的探索,强调新闻业界与学界应共同推动学术、技术与应用三个层面的交流与互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杨奇光

杨奇光老师提出,新闻评论作为一个古老的“行当”在数字时代正面临新的境况和挑战,而数字时代的新闻评论从内容生产到平台传播的过程也正在经历变革,特别是在以圈层化社交为特征的平台界面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他认为,影响新闻评论传播效果的要因既包括经典传播模式中的构成要素,也包括数字信息生态系统在内的多元行动主体,这些都对新闻评论的平台化传播产生着深远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数字时代的新闻评论员不应只关注自身生产的文字内容,还应将研究目光放置于线上新闻评论区的重要原因,后者往往成为全新的意见与观点交锋之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务科科长 实验中心副主任 罗雪蕾

罗雪蕾老师重点介绍了主流媒体变革下的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变化。她指出,站在媒介技术发展的角度,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是日益“中心化”的过程,而互联网技术则推动了媒体的“去中心化”,这为新闻传播实验教学带来了问题与挑战。罗雪蕾认为,传统的新闻实验教学主要是对主流媒体生产流程的复刻与重现,而当下,为适应主流媒体的发展转向,新闻传播实验教学要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全面转变,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共建,构筑一个更好的学生能力训练的生态体系,让学生的实验教学过程日常化,解决社会的真问题,回应主流媒体的新需求。

在会议的尾声,本次会议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向东教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希望未来有更多交流探讨的机会,新闻学界和业界有机结合,为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体系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