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n

中心新闻

双一流建设 ∣ 人大新闻深研会第4期: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作者: 时间:2018-06-08

6月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第4期在新闻学院汉奇苑举行,来自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围绕“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展开深度交流。

深研会现场

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周勇教授

周勇教授介绍了北京市委宣传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开展部校共建的总体情况,重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成果。他表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首先要重回经典文献,做好基础文献整理工作;其次,要立足现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当下的新闻实践,服务于社会治理;再者,相关研究要面向未来,把研究成果贯穿到教学科研中

主题分享

“政治家办报的现实意义”

讲述人:部校共建单位代表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处侯健美处长

侯健美处长从具体的新闻实践出发,阐述了“政治家办报”原则在当下的极端重要意义:随着新闻出版领域的改革发展,媒体的财政补助方式、隶属关系、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落实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原则,必须突出强调“政治家办报”的要求;当前新闻传播环境深刻变化,互联网、新媒体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把“政治家办报”理念渗透到媒体所有“端口”;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当我们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而无法对时度效做出精准判断时,就唯有从“政治家办报”的思考站位中去汲取拨云见月的智慧。

“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教授

讲述主题:将习近平关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落实到新闻实践中

陈力丹教授回顾了关于党性与人民性的认识从革命战争年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再到新世纪的发展进程,强调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在指导党的理论建设、引领新闻舆论实践上的重大作用。

他认为,在理论上,党的根基与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一贯主张;在实践上,“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的理念既是党和政府执政、施政的根本指针,也是指导新闻媒体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升报道传播力的基本保证。

他通过现实案例分析了新闻媒体工作者在把握“党性与人民性”关系上所存在的误区,呼吁新闻从业者“要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全党办报”与“政治家办报”

讲述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瑚教授

讲述主题:“全党办报”、 “政治家办报”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性贡献

黄瑚教授从历史考据出发,梳理了“全党办报”与“政治家办报”两大原则的提出背景、发展过程以及核心内涵、表现形式。

“全党办报”源自1942年《解放日报》的改版运动。针对当时党报的办报方针、编辑思路都存在偏差,毛泽东同志在改版中要求整个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以集体的形式参加党报工作,具体表现为: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报编辑部的领导、参与与监督;加强通讯员制度化的建设,各级党委宣传部须承担起各级党报通讯员的职责。

“政治家办报”原则的提出始于1957年,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党报缺乏担当和决断的局面提出,党报领导者首先必须是政治家,其次是职业新闻人。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开展宣传报道;要在政治上敢于担当、不怕冒风险;要多谋还要善断,不要多谋寡断。

“讲好中国故事”

讲述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雷跃捷教授

讲述主题: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雷跃捷教授谈到,在内涵和要义上,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主要包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三个方面。在理论价值方面,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到的思想价值及实践意义

雷跃捷教授通过“讲好海上丝路故事——《共赢海上丝路》展”、“讲好青春故事——《我的青春在丝路》”两个具体案例阐述了习近平对外传播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并强调只有将其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切实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影响力。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讲述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彬教授

讲述主题:主义与问题

李彬教授指出,当前学习与践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互相割裂与对立现象,可以概括为“顺着说,围着转,绕着走”,在理论与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针对当前历史新闻人物评价和文艺创作中的一些现象,他指出,目前个别影视作品、部分言论中存在着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认识不够深入全面思想立场不够坚定等情况,隐含着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目前仍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

讲述人: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郝雨教授

讲述主题: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内涵阐释

郝雨教授从“新闻价值观”的概念辨析入手,梳理了从“观”、“新闻观”、“新闻价值观”到“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逻辑理路,指出新闻观是新闻主体的新闻信念,是指导新闻实践根本性和总体性的思想,是建设新闻共同体的灵魂,是新闻主体进行自我维护及与他者展开论辩的观念工具

他系统讲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的四个内核:“精神交往论”、“真正的共同体”、“公共性思想”以及“社会发展与历史推动力”。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关于新闻社会功能在新闻人头脑和思想观念上的植入和落实,新闻人必须以此为指导,才能做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

讲述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清河教授

讲述主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使命与价值理性

朱清河教授谈到,诸如“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报纸是社会的耳目和社会的捍卫者”、“报纸作为一个整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等经典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对新闻传播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其中的党报思想直接阐述了“党媒是什么,怎么办”、“党媒的生存合法性是什么”、“党媒与党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他认为,尽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形成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其所反映的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仍旧适合中国现阶段发展需要。

他指出,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要时刻遵循“党的历史使命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原则”、“马克思一般新闻观与党报观相兼顾的平衡原则”、“躬身笃行原则”、“与世推移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原则”,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实践中。

“新闻本位”与“新闻精神”

讲述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教授

讲述主题:回归新闻本位,坚守新闻精神

杨保军教授提出,当前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要以中国经验为根基,以世界眼光为借鉴。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牢固树立四个观念:党性观念、规律观念、人民中心观念、舆论引导观念

针对当前新闻传播领域悖离新闻基本精神而出现的“新闻漂移”、“言论膨胀”现象,杨保军教授指出:第一,回归新闻本位。要让新闻在新闻范围内发挥作用,避免过多的附加功能,切实发挥其在“监测环境,守望社会”上的积极作用;第二,坚守新闻精神。即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谐唯美的自由精神,这要求在新闻实践中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客观、全面、公正地报道事实;第三,实现正确舆论引导。无论是新兴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灵魂,倡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才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的基本方向。

总结陈词

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周建明教授

(6月5日,周建明教授在北京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当天13时逝世,享年62岁)

周建明教授指出,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重回经典文献不能以功利主义心态跟风随大流,否则难以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核。同时,要防止把非马克思主义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倾向。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时就不断遭受肢解、扭曲,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必须予以明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要落实到教学和科研中,要成为指导新闻教育、新闻实践的基本准则。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召开本次深研会,汇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是对马克思伟大历史贡献的纪念,也是对马克思经典新闻理论的进一步阐释与发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教授,副院长王润泽教授、赵云泽副教授,以及学院部分师生当天与会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深研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双一流”建设科研项目之一,目的在于聚焦新闻传播教育界和学术界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发扬科研“钉钉子”精神,集中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攻坚突破,期待通过每个具体问题的研讨带动某个领域教学科研的改革创新。2018年,人大新闻学院将持续推出系列小型深度研讨会,每次一个主题,几人深谈。


文/ 徐雷鹏

图/傅磊 杨瑾

编辑/徐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