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德班气候传播边会致辞
作者: 时间:2011-12-05郑保卫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各位嘉宾能来参加我们的论坛。首先请允许代表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乐施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支持此次论坛和所有关心气候变化的人士及组织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为此,这些年来我们在不断拓展有关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领域。近几年,中心在开展新闻传播与中国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新闻传播与区域发展研究等项目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气候传播问题。
2010年初,中心和乐施会开始合作,成立了中国气候传播项目研究中心,在中国率先启动了气候传播研究。这两年,我们先后完成了“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O的角色及影响力研究”,和“通往坎昆——媒体气候传播系列行动”两个研究项目。
2010年春天,我们项目研究中心对参加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中外官员、媒体记者、NGO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调研访谈并形成了三个研究报告,分别提交给了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机构。这是中国第一次系统总结和反思气候传播问题的成果。
2010年5月,我们在北京举办了“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P的角色及影响力研讨会”,邀请了包括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政府代表团副团长苏伟等在内的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新闻媒体和NGO组织的70余名官员、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员出席。11月,我们举办了“通往坎昆气候传播高级研修班”,组织参与坎昆会议报道的中国记者开展培训和研讨。
2010年12月5号,我们在坎昆举办了“基础四国+墨西哥”气候传播边会,这是中国科研机构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启动气候传播研究,来自中国、墨西哥、印度、泰国、瑞士等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今年我们又启动了“走向南非——气候传播战略研究”项目。9月间,我们召开了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国际研讨会,邀请了耶鲁大学环境与森林学院气候传播项目主任丹尼斯(Anthony LEISEROWITZ)等学界、政府和媒体的代表参与。
今天,我们又在这里举办此次论坛,邀请相关国家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新闻媒体和NGO组织的朋友共同探讨气候传播的宏观战略与行动措施。
同时,我们借此机会正式发布《气候传播实践与理论》一书。此书是中国第一本研究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书中介绍了气候传播在中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的共同任务,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我们真诚地希望各国政府、媒体和NGO组织能够加强互动与合作,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传播和报道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让更多的国家、地区和公众了解并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制定节能减排的目标,并采取有效的实施措施。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和增进相互间的良性互动,逐渐形成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促进“低碳”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我想,全世界、全人类都应该齐心协力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我们愿意同各位朋友一起,共同用行动去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主任
郑保卫
2011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