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学术讲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唯物史观与中国新闻实践史的开拓
作者: 时间:2020-11-262020年11月8日上午,第九届新闻史论青年论坛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开幕式于湖南大学超算中心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发表了以“唯物史观与中国新闻实践史的开拓”为主题的精彩演讲,阐明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实践史在新闻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会议中场休息时,王润泽教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王润泽教授正在演讲)
“放在实践的大背景之下,新闻就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在王润泽教授的演讲中,她多次强调实践史研究的重要性。何为实践史?为什么要研究实践史?王润泽教授给了我们解答:新闻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新闻以及新闻业和新闻研究的实践性就表现在不断的变化过程当中。她认为,新闻业具有显著的变化性的特征。“就像一位学者讲到,现在整个新闻业在‘液态化’,原来新闻业和新闻学的研究比较固态化的,抓得着、摸得着,抓起来拎得住,有很多公认的准则规律,我们拿到这个东西能拿了就能用,现在这些准则在被解构,变成液体的,你抓不住了。”
(王润泽教授正在演讲)
我们现在所学到的理论,无论是新闻真实性原则还是5w理论,实际上都是在漫长的新闻发展过程提炼出来的标准。王润泽教授提出:“如果说价值是一个主观的提炼,那么价值这个标准的本身,就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是在现今融媒体、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些新闻价值已经在慢慢地发生变化,传统新闻学一些理论或价值的表述可能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先前,新闻的生产必须要有一个合格的标准。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就不能算做一则真正的新闻。但是当融媒体或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快手抖音和公众号平台破十万、百万加的产品并不符合传统认知中的标准。因此,在这种变化的背景下,就更需要我们去研究新闻实践史,去研究构建这个社会认知的实践过程。
在时代变化的背景下,面对一些传统理论的质疑,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有一种价值破碎的焦虑感。王润泽教授指出:“我觉得这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我们如果有更多历史素养的话,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用不着焦虑,它其实就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当中。”同时,她提出,如果能够把学科放在实践史的大背景之下去看的话,那就会发现新闻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是一种合法的存在,而且是一个常态。
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意味传统的新闻理论体系将会走向彻底瓦解。王润泽教授指出,一些最核心的理论,比如新闻真实性原则,会在这一过程当中被赋予更加坚实和丰富的内涵。
(王润泽教授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能够沉淀下来的学术,一定会在世界范围内流传。”
王润泽教授始终很关心中西方文化碰撞对中国文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她说:“现在学术的西化倾向比较突出,但中国特色的学术传统没有被完全丢弃,我们在新闻史的创新研究上肯定会有更好的作为。”
对于当前中西学术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王润泽教授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跨文化传播也好,学术交流也好,我们交流了很多年。特别是‘新冠’之前,特朗普单边主义盛行之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学术交流很好。但是中美贸易和意识形态冲突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做的那么多努力好像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王润泽教授补充说:“中国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一种文明。”新冠疫情期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背后其实暗含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交流体系、话语体系之间仍存在一种鸿沟。
中国的学术研究要能够走出去,尤其是对新闻史的研究,关键在于能够进入对方的认知体系当中。“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史学大国。”面对当前中西方交流的种种壁垒,王润泽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有必要太过焦虑。“学术这种东西,它其实是需要沉淀的。我个人感觉最好的学术是一定要经过时间的洗刷沉淀下来的。而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成果,一定会流传开来。”
(王润泽教授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研究新闻史,就要做有问题意识的打井人。”
“我们不想把它(新闻史)作为一个其他研究的一种附属。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一种研究。”
谈到新闻史研究的学科地位时,王润泽教授再一次强调了当前建构新闻史研究主体性的问题。
“当下我们多强调学科融合,但学科融合的前提是本学科的核心问题和核心理念必须是不可替代和不可动摇。也就是说,这是我的问题,这不是你的问题,我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问题,而不是政治学或社会学的一个问题。这对新闻学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学科的历史比较短,相比较其他历史悠久的人文社会学科根基要浅一些,更要根基牢靠,这样才能对其他学科有贡献,同时也夯实了本学科的基础和地位。”
“多研究些问题”,这是王润泽教授10年前在的论文里表达的观点。也是建构新闻史研究的主体性与独立性的一种必要方法。在她看来,新闻史研究的这种独立性和主体性的建构正是靠一个一个小的坚实的问题支撑着。正如她所言:“你在每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上有了自己的看法,那么你在整个学科的主体性上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然而,如何去构筑这样的主体性与独立性呢?王润泽教授借用方汉奇先生的“打井”比喻来说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方先生讲新闻史研究就是一个一个地打深井。你打深井的时候一定也要有问题意识对吧?你要对这个井里面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析和认知。”
在王润泽教授看来,相比于对历史的白描,带有问题意识去研究问题能让史实呈现更多的价值。“这个史料放在那里,你对他进行白描,那它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但是你如果用一个问题意识和理论框架对这个新闻史料进行一种很深的解读,那它就像高压锅一样,会把那个材料文献里的营养物质都压出来,你会把这个史料当中最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给它呈现出来。”
(王润泽教授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新闻史不是热闹的研究,但我们的未来不容小觑。”
除了构筑新闻史研究的主体性与独立性,当前新闻史研究还需要哪些努力?王润泽教授认为,目前新闻史研究在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上的匹配也很重要。但她随即也表达了自己对目前新闻史研究建设的欣慰与欣喜:“学术不是热闹的,史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如此。我们新闻史的这种研究虽然好像表面上没有那么热闹,但每一个学者都在努力。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当中不断开拓。假以时日,未来我们中国新闻史的成就、对整个新闻学的贡献不容小觑。”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句空。在王教授看来,史学家是一个随着自己的学识与阅历的增长而不断成长的这样一种群体。“经典的东西,要常常去读,然后自己已经做过的研究也要常常去反思,可能随着文献积累与阅历增长,你对同样的一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当前新闻史的教育实践方面,王润泽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面对记者提出的同学们有关“新闻史研究学起来比较枯燥”的普遍反馈,王教授坦言:“这本质上是新闻史的这种知识体系在信息时代的创新的问题。但具体到每个课堂上,也会和老师们的呈现表达有关。”
然而,在王润泽教授看来,新闻史的这种看似“枯燥”也有自己的好处:“越是枯燥的知识,可能越会对你的理论学养和学术带来一种不一样的锻炼,所以不要太去拒绝那些枯燥的东西,你把枯燥的东西都能听进去的话,那我觉得对你自己的学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是一种提升。”
记者 | 施一朵 赵浩天 杨蓓蓓
摄影 | 论坛摄影记者 杨蓓蓓
排版 | 蒲婧诗
责编 | 阳美燕
指导老师 | 徐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