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n

中心新闻

在“2012年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论坛”厦门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作者: 时间:2012-12-22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

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学科召集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郑保卫

各位领导、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正值年终期末,各位领导和专家都要务在身,能够应邀前来厦门参加会议,是对我们学部和我本人工作的大力支持。让我特别高兴的是学部召集人曾繁仁校长也在百忙中亲临会议,为我们就学科建设问题作指导。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领导、老师对此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为会议的顺利举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此我要再次向各位表示真诚的谢意!

本次会议除了总结去年北京香山会议之后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情况外,重点是就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思想政治路线和新闻工作指导方针;如何在国家实施的“2011计划”中更好地发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的作用;如何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目标;如何提升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国际性和影响力等问题展开交流和研讨。期待各位领导、专家能够为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献计献策。

下面我想对2012年我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梳理,然后谈谈对当前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改革与创新、深化与发展、总结与反思”,是2012年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所呈现的主题。

面对社会转型期的诸多挑战和新兴网络媒体的不断冲击,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始终在积极思考理论创新、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是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不断扩展与完善;

三是传媒改革与发展研究更加深化和推进;

四是舆论引导研究持续升温和深入

五是网络传播研究不断创新领域和内容;

六是公共传播研究得以拓展和延伸;

七是传媒经济和广告学研究呈现多样化,等等。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能就上述成果展开论述,但是我想诸位都是亲历者,对这些进展和成绩都会有切身感受。

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谈谈对今后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问题的一些思考,供大家讨论。

一、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加快传媒产业发展,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国家传播能力

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涉及新闻工作和新闻传媒业发展问题的专门论述,主要集中在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报告是将新闻传媒业纳入文化产业的框架内来论述的。在第四点强调“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时,报告提出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可以说这几段话是推进我国新闻传媒业实现新发展的基本要求,换言之也是我国新闻传媒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道路,坚持自信,深化改革,实现新的飞跃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当然也是我们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我们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要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将着力点放在如何提升对新闻传媒业作为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的认识,完善其公共服务功能上;放在如何发展新型的新闻传播业态,提高新闻传媒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水平,增强新闻传媒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放在如何构建和发展现代新闻传播体系,提高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等方面。

这些问题都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传播国际化形势下,我国新闻传媒业实现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赢得竞争优势,促进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在十八大路线指引下,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任务,增强信心和勇气,提升道德与责任,深入研究如何将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做强,把我们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做好,这是当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二、依据“2011计划”,精心设计和实施“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研项目

“2011计划”是指今年6月教育部和财政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而决定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围绕这一目标国家要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新闻学与传播学也需要考虑如何依据“2011计划”,精心设计和实施一批“国家与社会急需,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形成影响力”的科研项目,以壮大我们的学科力量,发挥我们学科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

近些年来的实践说明,只要增强问题意识、宏观意识、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作战意识,新闻学与传播学在这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三、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总结新闻实践经验,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

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科学理论。

中国新闻传媒业30多年来的发展和进步也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这个理论应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对此,我们要增强理论自信,要把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作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全面梳理和总结30多年来新闻改革和新闻业发展的经验和理论,要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以适应我国新闻传播业和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体系,需要对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状况的充分了解,需要对我国新闻与传播业近年来经验和教训的全面总结,需要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因此,必须靠全体新闻与传播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新闻与传播业的飞速发展,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进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我们积累的丰富的新闻与传播方面的实践经验,打下的坚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基础,都将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体系的有力保证。

我们相信,一个科学的,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能够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终将会建立起来。

而在构建这个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也一定会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国际性和影响力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影响力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关注、研究和学习中国。可以说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中国政府把增强国际话语权和提升国际影响力提到了战略高度,给予空前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也需要把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作为自己的任务。

所谓“国际话语权”,主要指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就国内外重大事件表达观点,阐释意见,陈述主张的权利。它是一个国家信息传播力、文化影响力、舆论引导力和政治参与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其拥有“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而学术研究的“国际话语权”,应当是指在国际舞台上就国内外重大学术现象及学术问题表达观点,阐释意见,陈述主张的权利。它是一个国家学术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国际参与力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研究要想赢得国际话语权,提升影响力,首先就要增强其国际性,要让我们的学术成果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要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形成中国学术的影响力。

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升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我们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中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实践看,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要想提升国际性和增强影响力,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近几年我所主持的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主办多场国际边会的实践说明,只要我们能够搭建起自己的国际平台,能够有理有据地表达学术观点,传递中国声音,还是会取得好效果的。

让我们共同努力,组建起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共同体,为学科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述意见,很不成熟,供大家作为讨论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