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n

中心新闻

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docx

作者: 时间:2021-05-09

20215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等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这是今年国内新闻学界首个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大型学术会议,国内12所新闻院校协办,共襄盛举,百余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汇聚一堂,共话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辉煌历程,合著建党百年新闻学界学术共同体崭新篇章。

01开幕盛况

初夏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阳光明媚,花香四溢,古朴厚重的国学馆大厅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嘉宾。早晨830分,研讨会开幕式正式开始。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晓虹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召集人唐绪军研究员分别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主持。

胡百精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学者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一直以来关心与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历史。他指出,在建党百年之际举办这一研讨会,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充分展现了新闻传播学界的使命担当。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之际,将新闻事业放在党史、新中国史乃至中国史之中考察,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积累的宝贵经验与现实启示,携手为加强与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智慧与力量。

高晓虹教授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众多学者在党的新闻事业领域的研究付出表示由衷敬意。她谈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注重发挥新闻宣传的地位和作用,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正是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实践进程。她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庆祝建党百年、学习党史的一次重要活动,是学界自觉担负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有益努力。她祝福在建党百年之际,党的新闻事业能够蒸蒸日上,希望新闻传播教育在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为中国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唐绪军教授高屋建瓴,饱含深情,用了三个“荣幸”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说道,一百年,“中国人民的荣幸,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幸,在于恰好赶上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而能够在这里相聚,共同研讨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又是一大荣幸”。他从时间的偶然性和行业的必然性出发,指出新闻学界的时代使命就是深入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阐释它的理论学说,探究它的发展规律,汲取它的经验教训,从而有利于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达成,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还介绍了近五年来新闻学科30个具有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的科研情况,并对未来作出了展望。他掷地有声地指出:“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周勇院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莅临参会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兄弟院校及学界同仁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过去的一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家线上同心、守望相助,今年,在建党百年时重逢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里,通过共同研讨党的百年新闻事业,庆祝党的百年诞辰,更添喜悦、又增干劲。

02主题发言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原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童兵,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丁柏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尹韵公,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蒋晓丽,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程曼丽,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雷跃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昌凤,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润泽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徐光春主任以《关于学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几个问题》为题,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贡献,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定义、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就新形势下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第二,真正学懂弄通做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第三,善于识别、批判、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的影响,将其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弄清和把握的重大政治问题;第四,将重点放在学习研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上来。

童兵教授以《百年大党对党媒的引领、规范和关爱——兼记党媒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的贡献》为题,从建党前、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初期、知识分子问题及新媒体语境下党媒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了党领导下的党媒事业在党成立一百年来所作的贡献,回望和颂扬了党对党媒事业的指点和引领,总结和评点了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化与拓展。他指出,我们在这次党史学习中要牢记习近平的指示和期待,不忘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对党媒的引领、规范和关爱,不忘党媒对百年大党继续发展壮大所肩负的初心使命,继续革命,奋斗不息,作出更大的贡献。

陈力丹教授发言,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元典新闻作品。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哲学式的抽象理论,必须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闻实践的升华。若不把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实践作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有可能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共百年历史上很多当代人没有经历过的新闻实践,需要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者来帮助他们熟悉。因此,研究党史中的元典新闻作品,是马新观研究进一步深入的突破口,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他例举了多篇革命战争年代党报的战争新闻和体现“为人民服务”主题的新闻,说明如何体现了马新观。他还谈到保持党报质朴文风的问题,列举了多篇毛泽东表扬的具有质朴文风的新闻。最后他说:我们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元典新闻作品的研究,同时做好这些元典新闻作品的传播。中国新闻史会应该对此当仁不让,承担起研究和传播的责任。

丁柏铨教授结合党的历代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从对舆论的深层次认识、发挥舆论不可低估的作用、坚持党性原则与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展开有效的舆论引导、实施有力的舆论监督、主动设置新闻舆论的议题、重视国际传播、增强干部群众的政治免疫力、媒体融合发展、自觉遵循规律、加强队伍建设等十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舆论思想的主要内涵,极富启发性和指导性。

郑保卫教授以中国在新冠疫情防护及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开篇,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的发言。他指出,总结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来的光荣传统、概括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揭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形成发展过程是献给党的百年华诞的最好礼物;并将明确为什么办报、为谁办报、办一张什么样的报纸、怎样办好报纸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四个最主要、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号召学界同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继续前进,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尹韵公教授以《中国共产党新闻传媒体制的创新与发展》为题,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拥有强大创新能力的政党,创新能力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舶来品,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中国是农业文明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具有先天的必然性和客观的必然性。他指出,延安时期创立的独特的宣传体制,不仅在于版面安排方面,而且是新闻体制创新的伟大开端,探索确立了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全党办报、全民办报、舆论一律与舆论不一律原则、内参机制、舆论引导等一系列重要内涵。

蒋晓丽教授在线上分享了题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战略指向》的研究,她对新时代党的新闻政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围绕融合转型发展的基本政策这一新方向,强化社会治理功能的管理政策这一新任务,推动科技服务创新的支撑政策这一新路径,指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战略指向。

程曼丽教授以《国际传播视野下的党媒话语建设》为题,指出了当下影响中国形象的客观因素,包括世界两大格局交织发展的必然性、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战略利益的一致性、美国对全球涉华舆论影响的长期性。她认为应当高度重视民间话语,丰富国际传播语料库,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性的发展格局中求取最大公约数,打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优势;转变理念,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以“听得懂”为目标的对外传播模式,在国际传播中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

雷跃捷教授从坚持党性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有力和最持久的坚守、是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方针最准确的阐释、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原则最根本的认识、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经验等四个方面,阐明了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这一重要认识。他认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增强、丰富和发展党性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陈昌凤教授以《媒体融合政策之形成与体系构成——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当代创新与发展》为题,围绕媒介融合政策是怎么形成的?媒介融合政策体系的组成以及融合政策体现的党的媒体观三个方面指出,在中国,融合政策是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和文化融合的统领。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体现在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动员媒体融合,媒体融合政策的核心理念是意识形态安全,媒体融合政策的形成过程包括议程的创建、试点实践探索、政策纳入施政纲领、主管部门部署、调研与意见综合以及舆论动员引导五个阶段。中国当前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是共产党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对技术驱动的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作出的政策回应。

王润泽教授的主题发言《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人民性原则的实践路径》沿着实践史的研究路径,对“人民”和“群众”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她指出人民性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的概念,重点剖析了“群众”“人民”概念内涵在实践中的变迁,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和创新了群众性和人民性原则,从另一个角度丰富完善了党报理论。人民性与党性一起,共同成为党报的政治属性。从历史发展中看,群众性和人民性原则更具实践价值,成为党报提升影响的重要路径,也使党性原则有了更立体而丰满的效果。

03专题论坛

下午七大论坛同时举行,包括“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教育院长论坛”“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与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期刊主编论坛暨《国际新闻界》创刊六十周年研讨会”“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论坛”以及以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百年辉煌、历史经验、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三个线下学术论坛和一个线上论坛。

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教育院长论坛汇集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等30家国内新闻教育高等院校的院长及副院长参加。

1961425日,《国际新闻界简报》第1号创刊,60年后的今天,曾经的“内部教学参考资料”已经成长为新闻传播学科唯一的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之一。在《国际新闻界》现任主编刘海龙教授的主持下,《国际新闻界》创刊六十周年研讨会召开。王润泽教授致辞,两位前任主编程曼丽教授、陈力丹教授一同回顾和分享《国际新闻界》60年的峥嵘岁月。

学术期刊既是学术进步的助推器,也是学术发展的风向标。时值建党百年,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支点”何来,“热点”何在,17位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主编、副主编圆桌论剑,展开对谈。

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论坛也同时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教授主持,11家国内新闻院校的专家学者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宝贵经验,聚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的当代课题与未来发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走深走实建言献策。

四个学术分论坛上,共有65篇论文通过匿名评审,在现场进行宣读。研究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伟大成就、宝贵经验与现实启示、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重要人物与重大事件、理论方法与思想探源、史料发掘与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多个层次。

本次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献礼建党百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去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的开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曾联合全国九家新闻传播院校组织开展了“红色新闻事业寻根之旅”活动,十校师生以云端接力的方式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探访和教学活动,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反响。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还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数据中心网站”,极大方便学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引领和凝聚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合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重镇,拥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传统、深刻底蕴和完整队伍,成果丰硕,引领全国。自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立以来,先后致力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新闻报刊思想的研究和资料整理,构建“马克思的新闻学”,培养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了大量编纂书籍及研究专著,成立了全国首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文字:丁丽琼

图片:韩春柳团队 涂艺秋 赵泽萱 吴羲文 李思琪 杨郁然 任思卓 田宁欣 吴晓炜 许奥捷 王一

图片整理:项甜甜 江健

编辑排版:项甜甜

指导教师:邓绍根 孙权 吴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