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新媒体环境中新闻教育改革高层论坛在浙江绍兴举行——高钢、彭兰主持研讨,郑保卫出席致辞
作者: 时间:2014-01-0212月28日, “新媒体环境中新闻教育改革高层论坛”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联合主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郑保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高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彭兰教授组织并出席了此次会议。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金兼斌教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杨溟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网络传播学院何海翔副教授及该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浙江省委宣传部网管处处长钱伟刚,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俞国娟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常务副校长叶访春也到会祝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在代表主办单位所作的开幕式致辞中,总结了新媒体时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力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提出了今后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开幕式后的主题发言环节由高钢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主题“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教育改革”作了精彩的演讲。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彭兰在《互联网进化的基本逻辑》的主题发言中指出,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同时分析了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与服务网络的不断发展过程,以及这四种网络的关系的演变。高晓虹教授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的演讲中,以美国《纽约时报》的多媒体报道《雪崩》等为例,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表现形态的变化,以由此对新闻教育带来的影响。张昆教授在题为《大变局与新闻传播教育选择》的演讲中,分析了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新变局、新挑战,对新闻传播教育出现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新时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目标。熊澄宇教授的《新媒体发展的大格局与大趋势》分析了新媒体的本质及现阶段发展特征,阐述了新媒体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自身的建设目标。杨溟教授在《民办高校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言中,结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几年来的实践,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改革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验室建设方案等。何海翔副教授在《网络传播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发言中,介绍了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构建的以应用为导向的理论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互动体系、教师与学生互动体系以及学院与社会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等。
在下午的圆桌会议中,与会专家围绕“新媒体传播人才培养”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讨论中,大家就新媒体人才培养方向、教学模式、实验与实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新媒体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等问题上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寻求共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早在十余年前就开设了网络传播专业或方向,作为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的第一批探索者,它们在实践中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对当前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思考,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而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则是在民办院校中发展新媒体教育的后起之秀,它们的探索精神和成功经验同样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
彭兰教授主持了下午的圆桌会议。郑保卫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希望大家能够从国家与社会需要,以及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宏观角度来思考人才培养问题,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新闻与传播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供稿)
图为此次会议现场
图为叶访春常务副校长致欢迎辞
图为俞国娟副部长致辞
图为郑保卫教授致辞
图为高钢教授主持论坛
图为高晓红教授做主题发言
图为熊澄宇教授做主题发言
图为张昆教授做主题发言
图为何海翔副教授在主题发言中
图为与会专家参观镜湖校区校园
图为郑保卫主任参观网络传播学院学生的创意设计作品
图为与会专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