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新闻传播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作者: 时间:2004-08-04把脉会诊 献计献策
新闻传播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和社会进步都离不开大众媒体的舆论支持。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同样需要新闻媒体为其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其提供有效的舆论支持。为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在沈阳共同主办,于2004年7月18-19日在沈阳举行了“新闻传播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学术研讨会”,旨在交流和总结东三省实施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以来,在开展新闻报道和和舆论引导的经验和不足,以期改善和提高报导艺术和导向水平,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为振兴东北鸣锣开道和建言献策。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央和省市媒体的领导、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新闻采编一线的记者编辑共50余人,大家就研讨会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各抒已见,仁者见仁。
宏观上找方向
《人民日报》副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梁衡先生在主题发言中说,振兴东北,新闻媒介敲边鼓义不容辞,而且要敲在点子上,即把报道重点放在:1.工业结构调整、转产转向及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业的变化;2.转产后下岗员工的再就业问题;3.结构调整同时带来的心气不足、情绪不稳等。如何鼓士气、树信心,从传媒选题用稿而言重点要:1.有振奋人心的消息,正面报道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就、新经验、新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和新品牌的创新。2.有力度、深度、有思想性和启发性的报道,不但要思考问题,而且要引导问题的解决。传媒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快递公司,也是最大的社会智囊团和社会大思想机器,要关注资源的枯竭、下岗职工再就业及人才的回流等,也要为政府职能部门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3.呕歌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不是高大全的,而是新形势下有血有肉的新典型,要体现时代精神,还要反映社会风貌、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像任长霞一个小典型,背后牵着社会大问题。
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在题为《新闻传媒在东北振兴中的责任》的主题发言中,以当年在东北从事新闻实务工作的切身体会和自己作为东北人,直言不讳地指出,东北落后,媒体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东三省经济启蒙太晚,南方省会早已提倡个体经济,我们东北还批资本主义尾巴,错过了大好时机。2.引进外资观念树立太晚,盲目宣传不能 失民族气节,颠倒了主流和支流,错失引进外资的良机。3.农业以粮为纲的思想根深蒂固,忽视乡镇经营、民营等多种经营。4.强调权威,忽视引导政府树立服务意识。固守政府领导型观念(领导第一,权威第一),缺少服务观念,政府职能转变晚,各级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观念树立得晚。直到今天,民告官、监督政府官员的报道少。5.爱虚荣、讲排场、好面子,政府也搞假大空。媒体视而不见,没有了范敬宜当年在辽宁时的那种风格。振兴东北,媒体应肩负起守望者的责任:1.大力宣传建立有限责任政府,推进政府体制改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政府真正服务于人民,为老百姓办事。2.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大力宣传确有成效的改革和成就,揭露假改革、假典型。3.大力宣传以法治省治市,把以法治国落到实处。4.加强舆论监督。敢于揭露一切不良现象和腐败事实,使犯罪现象公诸于众,让公众评判,让司法评判。5.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而不是毁灭性和破坏性的改革。为下岗职工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和人民的疾苦呼喊。引导鼓励下岗职工自食其力和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6.关注“三农” 问题,报道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新形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在主题发言中,就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与竞争策略,提出振兴媒介产业的三个关键词,即内容制作、渠道的掌控和营销、终端客户的掌握。今天是渠道过剩、内容和终端客户短缺的时代,谁抓住了内容的制作(原创性和高质量的产品)、终端客户的联系与掌握,誰将占居制高点。其中重点阐述了内容竞争实质上就是价值竞争。价值竞争又包括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的竞争。使用价值竞争就是对客户是否有用的竞争,它必须树立双赢意识,牢牢把握受众需求的心理变化,创造出独特的产品。盯住受众需求,抓住功能点、诉求点,就抓住了受众,也就意味着内容的可读性强,可用性高。符号价值是媒介竞争的最高价值,它是通过对精神、文化的营造,为人们提供精神家园,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价值形态。人的尊严、人的精神、人的价值、人的进取心才最为重要。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无所惧怕的时代,这是十分可怕的。媒体必须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即引导人们树立一种精神敬 和精神依托。
新疆财经学院副院长、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周建明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提到决定人的现代性的3个因素是教育、传播和工业化。他通过对中国西北和东北的社会发展比较,发现东北和西北有许多相似之处,与南方却有很大的差异。他认为,东北至今仍是计划经济思路,包括媒体,现在必须打破这种观念的束缚。商品经济不需要树典型,不需要模仿一个人的做法,商品经济需要多元化、多样性,这也正是需要媒体宣传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在发言中,针对一些媒体在东北振兴报道中的表面化、浅层次、老套路等问题,提出媒体要营造舆论氛围,做好导向,让主流媒体占上风,使负向舆论淡出舆论场,实现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融合等。
微观上探路子
《沈阳日报》总编辑梁利人先生在题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新闻报道的思想和实践”的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沈阳日报》为振兴东北的报道历程:办专刊经济周刊(振兴周刊),每周围绕一个主题,对沈阳的振兴方略进行探讨、解读;抓专题如“振兴老工业基地东北行”、“走出东北看东北”、“东北老领导看东北”等;编专版近100块专版,让东南亚企业与东北老企业对接;开专栏如“振兴老工业基地’四新’研讨会”、“振兴老工业基地在各地”、“振兴老工业基地专访”、“东北大振兴,沈阳要先行”等;设专门机构设立“振兴老工业基地办公室”,成立专门报道小组。同时提出了下一步的思路。
来自新闻报道一线的新华社辽宁分社副主编王振宏先生,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在发言中提出了新闻传播也面临一个转型问题,即新闻传播如何从工作性报道转向回归新闻本位的问题。他指出,第一,应当树立一个观念,科学发展观念。我们需要转变发展观,发展观的模糊反映到地方政府一些政策的简单化,如卖国企、盲目上项目、抢项目等。第二,掌握一个方法,用过程论的观点看待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东北的情况是个体优势强,整体优势弱。传统的优势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已经变成劣势。竞争的主要思路应当是比拚配套能力。如果我们新闻传媒继续报道以往的优势,就是一种背向。行业发展与东北区域发展的矛盾在哪里,中央为什么出台宏观调控政策?这是需要媒体认真思考和解读的,媒体不仅要解释政府政策,更应超出地方政府思维,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第三,明确一个概念,振兴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振兴的概念,更是一个区域振兴的概念,还包括社会、人文、科技等多个方面。因此,媒体报道不应局限于振兴经济,而要把握这种概念的历史事实和变迁脉络。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文然教授从美国“影院 救商厦”以及沈阳城的娱乐业运作等事例入手,提出媒体应改变以往鄙视娱乐的观念,娱乐经济应当也是振兴东北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所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媒体也要有新的传播思路。《当代工人》杂志主编于清一先生通过介绍如何打理这份受工人阶级欢迎的刊物,以及“从记者本位到编辑本位再到受众本位”的成功之道,提出一个城市杂志应面向特定群体,变“做新闻”为“做意见”,使杂志成为意见整合和情感渲泄的平台。哈尔滨电视台副台长王亚萍女士针对自己在新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指出,振兴东北关键在于振奋人的精神。传媒的使命就是要找问题、开药方,要鼓劲,为振奋人心、振奋精神推波助澜。然而,东北大众传播的局限性也制约了东北人思维的局限性,譬如,东北乡村文化与电视传播的结合,把东北和东北人的形象搞得特别原始,这种怪异的、漫画式的文化传播,给全国人民输送东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给人们输送了东北人负面的信息。所以,我们有必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借助舆论造成一种态势,东北是一只带病的虎,但它是一只虎,要使东北人从传统的思维中走出来。
《人民日报》大连记者站站长王科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媒体角色和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媒体应当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宋玉书教授就振兴东北的先进文化诉求说,在振兴东北的“新辽沈战役”中,大众媒体需要以极大的勇气,为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启迪心智、开启风气、培养锐气摇旗呐喊。黑龙江省新闻研究所副所长、《新闻传播》主编李长江、黑龙江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郑亚楠副院长、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纪殿禄、沈阳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李虹伟、黑龙江日报编辑中心副主任施虹、黑龙江经济报主编助理王东升等就媒体如何做社会的守望者、如何做政府的监督者、做国民的引导者,以及传媒如何为振兴东北发挥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赵菁和周恒宇,从一个地区报纸的实证性研究入手,剖析了长春地区消费类报纸的发展趋势,为东北纸质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说,这次研讨会总体讲,达到了预期目的:为东北振兴把脉会诊,献计献策,从理论、政策、实务层面为东北振兴和媒体传播应采取的方略提出许多新思路、新建议和新方法。这次研讨会的特点体现在:第一,话题集中,围绕会议主要议题和相关议题各抒已见;第二,内容丰富,既有学界专家高屋建瓴的主题报告,又有业界人士深刻全面的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还有学者同仁各具特色的理论探讨;第三,研讨深入,从思想观念、体制政策,到法律法规,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科技,全方位、高层次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任务、策略、方法及原则等做了全面、深刻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颇具思想深度和理论水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观点和意见。这将对促进东北振兴、提高传媒在振兴东北中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水平起到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