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n

中心新闻

郑保卫:中国气候变化传播与公众参与

作者: 时间:2014-08-13

访谈嘉宾:郑保卫教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

一、我国公众气候变化的认知现状

中欧社会论坛小秘书

《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材料。您如何评价中国气候变化的公众认知现状?气候变化的公众认知状况如何影响公众参与?

 嘉宾郑保卫

《中国公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是我们气候传播项目中心2012年做的一项工作,这个报告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它提供的相关数据对政府有关部门全面了解我国公众气候变化的认知状况,并借此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被列入到当年政府出版的白皮书里。

当年底我们在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供了英文版的报告,联合国气候变化机构的一个高级官员引用了这个报告中的数据,借此来肯定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应该说对这个报告国内外的评价都还是很好的。

我们调研报告当中有一个基本的数据,就是在受调查人员当中,有93%的人表示他了解气候变化,这个数字比较高。相类似的调查,英国是70%多,美国是60%多,咱们90%多,这个数字应该说比较高。

后来我们综合了一些其他的相关调查数据,总体有一个感觉,就是这些年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状况在不断提高。虽然各家的调查数据不太一样,但大体能看出一个趋势:大概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他了解气候变化,或者表示自己听说过气候变化,或者是自己知道全球变暖问题。

另外,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担忧程度也比较高,很多人担心气候变化会给自己带来影响。我们的调查数据是78%。为什么公众会担心,说明他了解,如果不了解他不用担心。所以说大多数公众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是一个很紧迫的现实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个是同我国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变化情况较多有关。我国极端天气变化的情况较多,受其影响比较直接,对此大家平时能够亲身体验得到。像这几年的雾霾,大家都回避不了,常常得面对它,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雾霾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所以总的感觉,我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公众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太了解,特别是对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这个原因,共识度不是太高,只有61%的人表示赞成这个观点。

气候变化有一个基本内涵,即气候变化是指主要由人为因素或者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气候发生的变化。你认可气候变化这个概念,就等于认可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为活动所造成的。在这一点上只有61%的人赞成,说明有的人虽然认识气候变化,但并不知道气候变化的真正内涵和原因。

另外,公众对怎样来具体应对、适应、减缓气候变化了解得不多,特别是对自己怎么参与进去,怎么发挥作用,所知有限。再一个是对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情况,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情况了解的也比较少。

我想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所以,要想让群众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当中,就需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气候变化意识的培养和相关知识的传播,要让他们了解气候变化是怎么回事,知道怎么来应对气候变化。

在这方面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公众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普及和宣传,特别要注意发挥媒体在气候变化知识教育、普及和宣传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注意提升气候变化专家、科技人员以及相关从业人员针对气候变化的沟通与传播技巧,从而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公众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中去。一些科学家知道很多气候变化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怎么让这些知识变成通俗的大众语言,用科普的方式让公众了解和接受,我觉得这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二、加强对公众的气候变化教育与传播

主持人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巡视员孙桢曾谈到,"今后我们既要加强气候变化的教育,同时也要在传播策略上面有一些改进"。郑教授,您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方面的专家,能否为我们讲述一下如何在具体的传播策略上进行改进?

嘉宾郑保卫

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很多特点。一是具有专业性,它包括地理学、气象学、环境学等很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是具有科学性;三是具有复杂性;四是具有不可预测性。

因此要做好气候传播,特别是要收到好的传播效果难度较大,需要注意掌握技巧、讲求艺术,遵循规律。

我想,改进气候传播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有很多,但我考虑最重要、最关键的还是要确立一个基本概念或者是基本方针,这就是要以公众为中心,要确立以公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习主席在去年的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宣传战线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按照这个要求,我想气候传播就应该确立以公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坚持把公众作为气候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气候传播,当然是为了公众,气候传播做得怎么样,最后也是要落到公众身上,总之,要始终围绕公众来做文章。

气候传播的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传播的手段,运用有效的传播方式,来促进社会与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并最终体现在引导公众自觉地投入到应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活动中。无论是传播内容也好、传播形式也好,我想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的。说到底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公众的需求,把服务公众和教育引导公众结合起来,把满足公众的气候变化信息需求和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知识素养结合起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或者是策略。

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就要在气候变化的议程设置和话语框架建构上下工夫。无论是议程设置也好,话语框架建构也好,都要始终以公众需要作为前提。具体讲就是要使传播的内容同公众的劳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同公众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相联系,归根到底是要同公众的切身利益相联系。例如,雾霾是怎么产生的,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怎么才能消除雾霾,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公众所需要了解的,媒体一定要围绕公众的需求,公众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来进行传播,做好文章。

再一个是要善于运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来进行传播。气候变化问题常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性问题,我们要使这些专业问题让公众了解和接受,就要在传播的形式和手段上多下点工夫,特别要注重运用视觉传播的方式,例如采用一些形象、生动的图像和影视作品来增强传播内容的冲击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我看在雾霾发生时,有的媒体登了一些对比的照片,一幅是雾霾发生之前的照片,一幅是雾霾发生过程中的照片,另外还有人们戴着口罩的照片,这些照片比文字表述效果要好,这种传播形式和手段值得提倡。另外,要注意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尽可能把科学术语变成大众话语,这样效果也会好些。

总而言之,要通过改进传播的形式和手段,使传播的内容让公众愿意听,而且能够听得懂,听得进去,能够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够收到好的传播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

三、我国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现状

中欧社会论坛小秘书

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气候传播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现状?

嘉宾郑保卫

我国关于气候传播的理论研究起步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晚一些,应该说明确研究“气候传播”问题是从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才开始的。2010年5月我们中心举办了一个以总结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传播状况为内容的研讨会,题目是“气候  传播  互动  共赢-后哥本哈根时代政府、媒体、NGO的角色及影响力“,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气候传播”这一概念。

虽然起步晚些,但这几年我国的气候传播理论研究进展较快,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参与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去年我们项目中心和耶鲁大学共同主办了一个气候传播国际会议,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气候传播国际会议,到会的国内外代表有100多人。在这个会上我提出“要让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中国新闻社发的消息用这句话做了个标题。可以说这个目标现在在我们国家正在实现。我想今后气候传播会更加普及,会成为推动气候变化科普时代到来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气候变化的“科普时代“是国家发改委孙桢同志在参加我们2012年举办的“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启动活动时提出来的。他提到,这个“四进活动”标志着中国气候变化科普时代到来了。什么意思呢?就是面向公众传播气候变化的时代到来了。应当说气候传播如果做得好,会促进气候变化科普时代的到来。

具体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从2010年开始我国有一批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投入到气候变化理论研究当中来。此前,研究气候变化的大多是一些自然科学学者,自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很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公共政策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甚至市场营销学的学者,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而且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成果。

2012年,我组织编写了《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这是中国第一本有关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的研究专著,是中英文对照的。后来陆续又有一些研究环境报道和气象传播、生态传播的书籍出版。所以从理论研究上来讲,我们已经开始起步了,取得了一些成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特别是这几年我国关于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的调查工作进展比较快,很多机构在从事这种调研工作。过去的相关研究很少做实证调查,研究的样本也比较小。自2009年以来一些研究机构注意运用科学的抽样方法来进行全国性的公众认知状况调查。刚才提到的我们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2012年作的公众调查,就有4000多个样本,比较科学、规范,效果也比较好。这些调查所提供的数据为我们做理论研究提供了支持。

从社会实践方面看,近几年有关增强公众气候变化意识,促进公众参与行动,提高媒体气候传播能力的实践活动逐渐增多,另外,面向公众的社会推广活动也在积极开展。这些对于增强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促进他们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觉得这几年政府部门的实践很值得肯定,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这些年政府主管部门,像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就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主动跟媒体,跟NGO组织沟通,开吹风会,通报情况,组织媒体报道气候变化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开展对公众的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等等,可以说做了大量工作。另外NGO组织也在积极开展活动,比如说我们项目中心的合作伙伴乐施会,就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科研机构除了搞理论研究以外,也做一些社会推广活动。刚才提到的我们搞得“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就是面向公众的一种社会推广活动。

媒体在这方面也很努力。许多媒体一方面积极开展气候变化的宣传普及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和推动社会与公众的行动,同时也注意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气候传播的质量和水平。

总而言之,在社会实践方面无论是政府也好,NGO组织也好,媒体也好,科研机构也好,都做了很多工作。企业和公众也在行动,所以可以说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政府、媒体、NGO、公众、企业”五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格局。

四、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今后的努力方向及目标

主持人

您曾在去年10月的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提出,要让中国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那么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来促成气候传播,今后的努力方向及目标是什么?

嘉宾郑保卫

自去年10月在人民大学举办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之后,半年多的时间我们还是做了很多积极推进的工作。因为要使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需要靠扎扎实实的工作。

比如在国际方面,我们跟耶鲁大学合作,就我们所作的公众认知状况调查的相关数据做一些深度开掘和细化研究。另外,我们最近还翻译了哥伦比亚大学学者写的《气候传播心理学》一书。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中国的学者和公众从中受益,知道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公众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思维方式和行动选择的特点及规律,这样可以更好地来引导和激励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在国内,我们加强了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的合作,比如开展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公众宣传、培训、教育方面的规划制定和活动推广工作,共同主办媒体课堂,培训相关媒体人员等。

另外,我们还同中欧社会论坛合作,承担了2014巴黎气候大会《共识文本》的起草工作。《共识文本》是以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两个高校团队为主体组成的班子起草的。通过起草这个文件,我觉得我们可以对推动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发挥积极作用。

这个文本是2014年巴黎气候大会联合中欧民间社会和各界人士共同讨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旨在实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保持地球存续,其主要目的在于聚合中欧民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共识。

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份文本提交给中欧高层领导人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机构的负责人,以传递中国和欧洲民间社会的声音,促进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还配合今年的国家低碳日活动,举办了媒体气候变化高级培训课堂,请一些相关媒体从事气候变化报道的采编人员参加,对他们进行培训。因为气候传播最主要的主体是媒体,要让他们更加专业、水平更高。

刚才我讲到要形成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五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格局,同时我们还要搭建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五位一体“的气候传播主体格局,要促进这五个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我们之所以把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都作为传播主体,是因为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进行气候传播的过程中,他们都可以作为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今后在国际层面,我们还将继续跟踪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今年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秘鲁利马举行,我们正在积极准备参加。同时我们还将作为合作方参加中欧社会论坛12月在巴黎举办的“2014巴黎气候大会“。此外,我们还在与耶鲁大学合作筹备第二届气候传播国际会议。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活动能够加强同一些国际机构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气候传播的国际化。

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不但要使气候传播在国内真正形成气候,而且在国际上也能够渐成气候。

五、提升民众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度的经验

主持人

据我们了解,当前我国民众虽然表示有意愿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但实际行动却往往滞后。在您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专家学者的沟通中,他们是否有有效的经验可以借鉴?

嘉宾郑保卫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其实在国外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你要是问老百姓了解不了解气候变化,他会说了解。问他愿不愿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他也会表示愿意。但是在具体行动上怎么体现出来,怎么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还有距离。所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一些相关研究人员,包括政府部门,都很关注这个问题,都在考虑如何让民众将意愿变成行动。国外这方面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说英国,英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施一个项目,叫“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这个项目提出,政府部门应当从多方面来促进公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参与低碳发展的行动。他们还设计了一个促进公民行为转变的专门模型,这个模型就是通过提升公众的能力,鼓励公众参与,来激励和提高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与行动力。

再比如日本,日本非常注重发挥名人效应来推动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他们有一个活动叫“全民环保运动减排6%”,这是一个以减排6%作为目标搞的一个全民性环保运动。在这个运动当中,他们就邀请了很多社会精英,公众人物参加,像一些官员、企业家、影视明星、运动员以及一些知名的动漫角色人物,在网上公布他们的姓名,公布他们的承诺,公开他们的行动,借着这些名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吸引一批平时对气候变化议题不太关注的民众。因为有这些名人参加,他们就关注了,同时也吸引媒体来做广泛的报道,从而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这一点我们也在做。比如我们项目就聘请了著名影视演员海清作为形象大使,我们2011年在德班和2012年在多哈举办的边会都请她去了,她还主动参加一些社会推广活动。她的人缘好,粉丝多,知名度高,会吸引一些公众关注。我觉得发挥名人效应这是一种好的方式,值得借鉴。

六、国外应对气候变化可借鉴的做法与经验

主持人

您认为世界上哪些国家在应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及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嘉宾郑保卫

虽然各国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有很多差别,具体应对、减缓、适应气候变化所采取的做法也不太一样,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目标上是共通的。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和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所以从这点讲国外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说刚才提到的一些国家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另外像美国,这几年我们和耶鲁大学开展合作,互相学习,我觉得启发很大。在美国,气候变化研究耶鲁大学起步早,做得也最好,我们和他们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去年我们又共同主办了首届国际气候传播会议,下一届会议将在他们那里举办。我们通过跟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觉得他们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他们作公众调查,已经连续搞了十几年,他们把十几年的调查数据集中起来做对比研究,来总结其中的特点和规律。这样对公众做工作时可以更有针对性。他们把公众分为六类人。六类不同的人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参与行动都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六类人的不同情况就会更有说服力。另外他们还把美国的调查数据跟印度和我国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觉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当然需要看到,我们国家和西方一些国家在国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说我们面对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更多,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所以,我觉得我们当前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立足于本国国情,认真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我非常希望能够形成一个“五位一体“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框架。

我已多次谈到”五位一体“了,所谓”五位一体“就是政府、媒体、NGO、公众、企业”一体化“。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面,政府、媒体、NGO、公众、企业各有其职能和责任,我认为,应该形成这样的行动框架:政府主导,媒体引导,NGO推助,公众参与,企业担责。

政府是主导者。即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要起到主导作用,无论是开展气候变化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也好,还是具体的组织应对、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也好,政府始终是主导者。政府不但要制定、宣传和落实相关政策,还要宣传和组织好群众,做好社会推广工作。总之要起到核心的主导性的作用。

媒体是引导者。媒体除了宣传和普及好气候变化的知识,报道好相关信息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引导好公众正确、科学地认识气候变化,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应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中,传播好相关的理念、知识和经验。

NGO是推助者。NGO作为民间社会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当起到一种推助作用。这几年我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看到很多国际NGO组织在推助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国的NGO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方收集、传递和表达民间意见,组织和推动相关的社会行动,参与国内外的各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等等。

公众是参与者。这些年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在现代社会任何一项社会性事业,任何一项社会性工作,要想最终取得成效,达到目的,都要搞社会推广,都要有公众参与。如果没有社会推广,没有公众参与,都实现不了。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如果老百姓都不关心,都不投入,节能减排也好,环境保护也好,绿色发展也好,可以说都无法达到目的。因此,吸引公众参与是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公众也应该自觉地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

企业是担责者。企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体,也是主要责任承担者,如果没有企业的积极投入和切实担负起责任,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就会出现梗阻现象,很多预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中国科学院的一位专家在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时谈到有几个方面。其中一个是燃料,燃煤,一个是汽车。大家很关注汽车的尾气污染,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的燃油不合格。这些污染问题都和企业相关联,建筑行业、电力行业、能源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等等,这些行业能不能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对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五位一体“的这样一种行动框架,对我们实现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非常重要。这里特别要强调发挥好公众的作用。我们要通过细致、切实的工作,努力吸引公众积极参与、主动参与、自觉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我希望在社会上能够推广”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人都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益性行动。

我想,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形成这样一种政府主导、媒体引导、NGO推动、公众参与、企业担责的“五位一体”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框架,如果这五个行动主体都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和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