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En

中心新闻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赵启正与人大师生分享新闻传播实践案例

作者: 时间:2018-11-30

“我们每个人都是13亿页大书《中国读本》中的一页。一个外国人读了其中的几页,这就是他脑海中的中国人。” 11月25日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座时指出,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要靠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

以“中国故事、国际表达”为主题的讲座在明德新闻楼演播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和部分学界业界人士参加。

赵启正院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从事新闻事业和学习新闻专业,应该懂得 “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中国故事是中国真实存在和发生的事情,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对外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们认识一个国家总是从这个国家的故事出发,再到国家形象和国家软实力。当前,外国人讲中国故事存在不真实和不准确的情况,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显得尤为重要。

上个世纪90年代,赵启正曾担任上海浦东新区筹委会主任、管委会主任,他从浦东开发开放的新闻宣传工作讲起,阐释了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以“苹果和维C”作比喻,“在给外国人士开展传播工作时,苹果比维生素C更好吃”,他认为,讲述中国故事要讲述最能反映中国的故事,要以故事为载体讲述,“外国领导人走基层看一看,不能长篇大论汇报GDP(国内生产总值),要给他们尝尝农场里成熟的苹果”。

讲好中国故事也要从别人想要听的故事出发,加入我们想要对外传播的故事。在谈及讲好中国故事的难点时,赵启正院长结合多年从业经验,指出语言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宗教信仰差别、历史遗留问题都是可能影响中国故事表达与传播的文化障碍。

“每个人都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赵启正院长认为,政府外交和公众承担的公共外交是弥补媒体传播局限性的有效途径,中国公共外交是通过与外国公众的人文交流,以真实、丰满、自然、生动、鲜活、易懂的故事传播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

讲座中,赵启正院长还就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策划、中国故事的受众等问题与听众交流。对于新闻学院教授高钢提出的问题“目前新闻教育界培养学生需要注重哪些基本素养”,赵启正指出,记者的基本功和知识面需要着重加强。曾经任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人,赵启正院长认为,新闻发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新闻发言人和记者都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记者不仅仅要学习本专业方向的知识,还要学习部分其他专业的知识,这样在面临一些专业报道时才能游刃有余”。

讲座结束时,赵启正院长向在座师生赠送了新近出版的《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赵启正新闻传播案例》。这是继《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向世界说明中国(续编)-赵启正的沟通艺术》等著作后,对赵启正在对外宣传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进行的又一次梳理、总结、研讨,全书选出赵启正历年外宣经典案例60多个,保留案例的原生态特点,并从理论层面进行了诠释,体现出新闻传播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采写 | 张绪延

编辑 | 朱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