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第四届中欧社会论坛在巴黎举行——郑保卫主任应邀作大会发言并主持第七场分论坛
作者: 时间:2014-12-062014年12月2-5日,“应对气候变化反思社会发展模式共建公民伦理暨中欧社会论坛第四届大会”在巴黎举行,来自中国和欧洲的知名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NGO从业者、青年代表、媒体记者,以及公民个人总共300余名嘉宾出席了2日上午在巴黎第四区市政府举行的开幕式。
会议开幕式由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中欧社会论坛基金会主席皮埃尔·卡蓝默主持,巴黎市政府对外关系负责人巴里克·科鲁曼致欢迎辞。中欧社会论坛协会主席、欧盟前驻世界贸易组织大使张万亭,法国前环境部长科林·勒帕吉,法国国会议员、贝格莱市长诺艾勒·马麦尓,以及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第十二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前欧洲联盟创始人之一让·莫内办公室主任、国际欧洲运动名誉主席乔治·贝尓图安,欧盟环境总司司长卡尓·法肯贝格,前法国发展部长、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帕斯卡·康梵,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前会长、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等先后在开幕大会上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作为此次大会的顾问应邀在开幕大会上发言,并作为第七场分论坛(主题为“低碳意识 教育 传播与公民个体行为”)中国主办方的代表同法国主办方代表、法国4D协会执行主任Vaia Tuuhia女士共同主持了该场研讨会。在分论坛上,郑保卫主任作了题为《加强气候变化信息传播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社会行动》的主题演讲。
此届论坛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由中欧社会论坛发起,与阿拉善SEE公益机构联合主办,多家中欧机构协办。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和2015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得到了欧盟委员会、法国政府和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等机构的特别支持。
此届论坛致力于为中欧民间社会就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人类总体发展模式等问题提供对话平台,并就已撰写完成的关于上述议题的《共识文本》进行讨论,力争为中欧社会积极寻求并切实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共识。
郑保卫主任在开幕大会发言中以《共识文本》起草委员会总指导和文本撰写主持人的身份,介绍了该文本的起草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强调了中欧民间社会协作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他指出,《共识文本》是中国人民大学气候传播团队与周永章教授(同为《共识文本》起草委员会总指导和文本撰写主持人)率领的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资源团队,受中欧社会论坛的委托,在充分了解、征集和汇聚中欧民间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凝聚了中欧民间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郑教授特别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媒体与传播,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要有效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功能,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信息和舆论支持。此外,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要建构政府、NGO、媒体、公众和企业共同参与、互动共赢的“五位一体”的社会行动框架,即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NGO的推助作用、媒体的引导作用,同时要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和企业主动担责,只有这五大利益相关方取得共识,协同行动,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减缓、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
此届论坛分为三个步骤展开:2日在巴黎举行的开幕式拉开中欧对话序幕;3日和4日,论坛分为12个分论坛分别在巴黎、布鲁塞尔、里昂、日内瓦、马赛、里尔和鲁昂等城市举行,与会者围绕可持续城镇,可持续住房,循环经济、绿色技术和能源转型,碳管理与碳交易,企业社会责任与节能减排,可持续消费与生产,低碳意识、教育、传播与公民个体行为,青年就业和能源转型,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法律、环境与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的融资机制,以及水和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实地考察并展开研讨,共同反思全球发展模式,研讨如何共建公民伦理,并交流讨论《共识文本》(Common Text),提出修改建议;5日全体与会者重新聚会巴黎,参观中国艺术家环保艺术作品与中国中小学生《美丽中国·美丽地球》绘画作品展,举行闭幕仪式。
5日的全体大会,进行了各分论坛讨论汇报和大会总结,对《共识文本》的讨论进行了小结,举行了闭幕式。法国前总理、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之一米歇尔·罗卡尔,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1)组委会秘书长皮埃尔·亨利·吉尼亚尓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大会联合主办方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常务副秘书长王利民致闭幕词。
作为中欧合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见证人,米歇尔·罗卡尔在讲话中回顾了中欧论坛的发展过程,强调了中国和平崛起,以及中欧合作对于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他期待中欧合作能够取得新进展,期待明年的巴黎联合国气候峰会能够取得成功。
最后,《中国日报》与中欧社会论坛共同举行了《Climate Watch 气候变化专刊》发布仪式。《中国日报》欧洲总分社社长纪涛、中欧论坛执行主席陈彦致辞,米歇尔·罗卡尔等出席,并为专刊发布揭牌。郑保卫主任也受邀为专刊发布揭牌。发布仪式由《中国日报》驻比利时首席记者付敬主持。
会议期间,郑保卫教授还接受了法国国际电台记者的采访,同时访问了新华社巴黎分社,就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相关情况同分社社长应强及记者进行了交流。
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副主任李玉洁参加了会议,并在分论坛发言。
郑保卫主任(右二)在开幕大会上发言。左起为黄海峰、皮埃尔·卡蓝默、郑保卫、周永章
开幕大会致辞嘉宾,左起为乔治·贝尔图安、艾勒·马麦尓、皮埃尔·卡蓝默、王振耀、张万亭。
开幕大会主题演讲嘉宾,左起为王石、王毅、卡尔·法肯贝格、张幼云、科琳·乐帕吉、李俊峰。
图为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在闭幕式上讲话
图为与米歇尔·罗卡尔合影:左起陈彦、王毅、皮埃尔·卡蓝默、米歇尔·罗卡尔、李少平(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参)、郑保卫
图为米歇尔·罗卡尔在展示《Climate Watch 气候变化专刊》:左起皮埃尔·卡蓝默、纪涛(中国日报欧洲总分社社长)、米歇尔·罗卡尔、李少平、郑保卫、付敬(中国日报驻布鲁塞尔首席记者)
图为出席会议的部分中国代表合影
图为大会会场
图为郑保卫教授在接受法国国际电台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