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论坛“新闻传播业的变革:历史与现实”
作者: 时间:2015-09-219月19日,由新闻学院主办、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教学研究部承办的“新闻传播业的变革:历史与现实”主题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圆满举行。近九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界业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优良制度与职业道德”、“政治传播的机遇与困境”、“全球传播的历史与现实”、“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研究”等议题,共同打造一场学术盛宴。
论坛现场
论坛现场
到场嘉宾
现场的同学们
本次主论坛会议由我院新闻传播史论部主任刘海龙教授主持。刘海龙教授首先代表史论部对参会的来宾表达了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组织本次主论坛以及四个分论坛的背景和缘由,诚挚欢迎各位嘉宾就议题进行交流。希望这次形式朴素、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也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六十周年院庆献上一份礼物。
刘海龙教授
我院副院长杨保军教授代表新闻学院进行开幕式致辞,欢迎各位嘉宾莅临现场。杨保军教授在致辞中提出,在新的全球化视野和新兴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研究正在开拓新的局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视野,在探索中前进。中国根基、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类胸怀、原创精神、学科融合应是我们拥有的基本姿态和方法论观念。
杨保军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的陈卫星教授以“信息的技术控与传播的后坐力”为主题,分析了人类在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当今经济结构和通信技术不断变更发展的境况下,信息的生产力属性日益显著,也带来一系列复杂的问题。与此同时,生成信息的指数曲线已经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信息传播观念。随着媒体的发达,公民的媒介参与性质成为维持和建构国家—社会关系的要素。而随着国家的行政权对媒体控制的效用性的衰减,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越来越借助于一个媒体社会化的博弈过程。
陈卫星教授
我院陈力丹教授就互联网发展趋势与新闻传播学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经过机器网络、内容网络、和关系网络时期之后,我们正在迈入“智能一切”的时代,终将迈入“物物相连”的终端网络时期。新传播形态正在呈现的对社会结构影响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空间极度压缩,交往速度越来越快;人的真实社会角色与身份被剥离;传统的传播顺序与格局改变;人的记忆方式和内容偏向发生变化;传统构词法被解构。陈力丹教授建议,学术研究要尽可能从非功利的、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各类新传播现象,才可能真正给社会留下些微思考。
陈力丹教授
传媒法学者魏永征就保障互联网言论自由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并且增强了依法保护言论自由不受侵犯。国家对于网民在网上的合法言论已经提供了行政法保护、刑法保护,通过打击非法删帖行为的方式保障网民切实权益。然而至今为止对侵犯网上言论自由承担责任限于普通公民、企业和网络服务商。魏永征教授认为,随着中央推进依法治国决定中健全宪法监督制度的要求得到落实,网上言论自由将会得到更有力的保护。
魏永征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的吴廷俊教授发表主题演讲“‘传统’与‘现代’双向规约下‘民国新闻史’的宏观呈现”。通过对民国38年(1912—1949)新闻业的考察,吴廷俊教授认为民国新闻史就是“传统”与“现在”双向规约下新闻业发展的历史。其中,北洋政府16年,新闻业现代化整体启程;国民政府前10年新闻业现代化整体推进;民国政府后12年,新闻现代化进退维谷。在“传统”与“现代”双向规约视角下审视民国新闻史,38年的中华民国新闻史中,有不少可圈点之处,总体形象是正面的,但由于传统的惰性,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吴廷俊教授
清华大学的郭镇之教授以“国际传播的巧用力”为主题,对软实力(Soft power)、硬实力(Hard power)、巧实力(Smart power)三个概念做出了区分和解释,建议分清作为资源和潜力的基础(实力)、作为战略战术能力的策略(用力)和作为战略结果的影响力(权力)等不同的概念所指,进行针对性的传播设计。郭镇之教授对国际传播的战略目标进行了探究,并指出中国海外传播的症结在于柔性权力不足。建议不妨通过借势发力、软硬结合的方式“巧用力”,注重以巧用力的方式进行建构。
郭镇之教授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徐迅教授带来了题为“网络法研究中应当防止几种倾向”的主题演讲,她谈到,网络的出现简化了中国传播法的理论困境。网络法研究中应当防止以下几种倾向:一、就网论网,忽略传播共性;二、法律万能:法律作为强制力对表达自由应当保持谦抑,网络作为新技术宜适度限制,以免失机遇;三、主张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表达的法律标准不同,宽待网络表达。法律面前应人人平等,道德与专业标准不应该不同。
徐迅教授
主论坛下半场,北京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程曼丽发表主题演讲“谈媒体变局的社会历史因素”,她指出,大众传媒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媒体变局是社会变局的组成部分。新的媒介生态、社会生态提出的全新问题是:第一,媒体经营者是否能够关注并了解社会公众的现实需求,尤其是技术更新带来的各种超越性的需求,并及时提供影响和指导其实现需求的有效工具,包括提供更加优质的、差异化的信息内容以及创造含金量和附加值更高的内容品牌等等;第二,媒体经营者是否能够注意到社会公众的潜在需求,并通过创新思维和独到的策划为各种潜在需求提供实现的窗口。
程曼丽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展江教授发表主题演讲“有了网络安全法,我们还缺什么?”,他指出,媒体领域存在一定的法治盲区。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互联网立法的呼声不断高涨。与传统的媒体法相比,由全国人大为新媒体立保障法、制定《互联网传播法》更为迫切,从而与《网络安全法》构成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展江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的荆学民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对外政治传播与世界政治文明的共振”的主题演讲,他谈到,国际间政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需要形成“共振”才可能实现。因此,中国当前国际传播的基本战略应该是:从“中国梦”中精准提炼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普遍价值向全世界传播;从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一带一路”的普遍价值落实到中国经验上来。
荆学民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史安斌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从‘大国外宣’到‘国家战略传播’:基于‘现实政治’与‘观念政治’的考量”,他指出,从当下的国际舆论环境出发,传统的对外宣传工作应当升级为国家战略传播,不应仅仅服务于“现实政治”,更应当是“观念政治”的集中体现。因此,我国对外传播应重新定向:向东看/向南看,重视“其他地区”,采用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强调中国与世界共同崛起;向下看,利用社交媒体“众包”机制,强调中国梦和全球99%结为“命运共同体”;向纵深看,引入全媒体理念提供“利基”信息与观点,加强对话(互动式)新闻和数据挖掘。
史安斌教授
南京大学的胡翼青教授发表了题为“语词演变中的大众传播:从迷思的建构到解构”的演讲,他对“大众传播”这个词语的知识考古发现,其内涵在中国一直处于演变之中。从改革之初的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到信息传播的一般形态与模式,再到相对于互联网群体传播范式的社会控制范式,大众传播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从“文化他者”到“普世范式”神话再到普世神话被解构的过程。大众传播属于现代性的历史范畴,因此在现代性发生解体的时代,大众传播的式微是不可避免的后果。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大众传播的历史局限性,才能摆脱大众传播给我们建构的认知框架和思维定势。
胡翼青教授
论坛最后由我院赵云泽副教授以“中新史教学的革命——翻转式课堂的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翻转式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展开,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者、学习者、思考者、辩论者。美国学者苏珊.A.安布罗斯( Susan A.Ambrose)归纳的学习科学中的七大原理可以作为检验翻转式课堂教学效果的参考标准。翻转式教学的实施并非只停留在教学形式上,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内容结构的重新编排,灵活设计,从而实现科研教学一体化。
赵云泽副教授
(文:王麒淼 汪可 图:曲俊燕、龙雨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