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涂光晋:世纪之交的美国新闻业(3)——美国主要媒体现状考察分析
作者: 时间:2003-03-25传播技术的变革还带来传播体制的变化。以1985年成立的“发现”电视网(Discovery)为例,这个成立只有13年的新型电视网,目前有3000名员工,世界上145个国家播出它制作的节目,订户达1 27亿户。目前它拥有10个电视频道,除探索、学习、动物世界和旅游四个频道外,还有生活、科技、文明、儿童、军事、健康6个数字频道。我国中央电视台前些年的《动物世界》、现在的《人与自然》中的一些节目,以及近几年转播的《探索》频道节目,都是“发现”电视网的佳作。最近,在全美61个媒体(包括享誉世界的美国《全国地理杂志》)的质量评估中,“发现”名列第一。该电视网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没有自己的制作人员,采用从制作公司买片及与有关机构联合制作的方式,控制节目的质量。面向国内播出的6个数字频道有专门的网络负责人,一些节目放到各地集中去做,在编辑、制片人把关之后,再次进行质量控制。“发现”还有自己的经营实体,如录相带制作和零售商店等等,使其“产、供、销”成龙配套。
总之,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手段和变革对大众传播媒介既是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美国的各类媒体正各自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媒介,以适应信息传播网络化与传播手段高科技化的新趋势。
五、 新闻普及的社会化与新闻人才的专门化
在美国,新闻传播虽从属于上层建筑,但又是一种产业,各媒体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作为一种产业,新闻媒体不仅需要培育市场,也需要培养人才。
美国是现代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发源地,新闻业的发展与新闻学、传播学的研究源远流长,其“新闻自由”被写进宪法,一直受到法律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新闻业的发达与全民的新闻意识的普及,与有意识的培育媒介市场、培养新闻媒介的消费者直接有关。
与《今日美国》同处一隅、隔街相望的美国报业博物馆,是普及新闻教育的生动课堂。这里不仅浓缩了100多年来美国的报业发展史,也浓缩了包括广播、电视、杂志等各种大众传媒在内的整个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史。其精心制作的一部电视短片,用极为丰富、形象的画面,从几个侧面告诉人们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新闻。通过对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世界各国主要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典型画面的组合剪接,配之以醒目的字幕和凝炼的解说,即使对新闻一无所知的孩子,也能直观地感受到“这就是新闻”,继而进一步感受到“人类社会充满了新闻”、“人类社会离不开新闻”。它像一本普及型新闻教材,几乎所有的人都能读懂,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报业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新闻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从最早的印刷机、照像机,到最先进的广播电视传送系统和多媒体上的电子出版物。人们可以看到默罗、克朗凯特等美国电视界的“王牌”主持人当年主持的节目;看到记录历史上著名事件的报纸、杂志;占据几十米长墙面的大屏幕上,是世界上有影响的新闻事件精彩镜头的回放;参观者可以在临时性演播室中手执话筒“过一把”主持人的“瘾”,并可获得这段难忘的人生经历的录相带,也可以在微机终端查阅新闻资料,检索最新的电子报刊……。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新闻、了解媒介,也可以直接体验和感受新闻工作,在不知不觉之中,揭开了新闻神秘的面纱,拉近了受众与媒介的距离。
美国报业博物馆是《今日美国》所属的全美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尼特集团投资兴建的,它既被当作文化事业免费向社会开放,又被当作一个特殊的产业来经营。博物馆中出售各种与新闻有关的纪念品;从印有报纸图案的铅笔、领带、服装,到印有各国文字“新闻”字样的杯子,印有诸多名记者、名主持人照片的“记者证”;从图文并茂的《世界新闻简史》,到重新排版印刷的当年报道几次重大历史性事件的报纸……。把新闻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把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和常识来普及,美国报业博物馆做法留给我们颇多的启示。
与我国媒介不同的是,美国的一些媒介(特别是电视媒介)公开向社会开放,欢迎各界人士参观。如总部设在亚特兰大的CNN,每天都接待大批参观者。人们在这里不仅对CNN的机构设置有所了解,而且直观地看到电视新闻制作的全过程,看到电视台工作人员忙碌的工作间和面积巨大的演播室现场,甚至可以看到他们所熟悉的著名的新闻主播,还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做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的快乐。孩子们对这类参观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之中,不仅使他们受到新闻知识的启蒙教育,也培养了新闻媒介未来的消费群体,经营并开拓着新闻产业现实与今后的消费市场。
象的,是美国新闻人才的专门化。随着媒介竞争的白热化和新闻报道的专题化,对新闻工作的分工也日趋细化和专门化。首先,是编辑与记者的分工更加明晰,前期的选题策划、报道组织、资料收集,后期的图文搭配、标题改写、编辑制作等等,使各媒介的编辑队伍日益扩大和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播制,使集编辑与主持人职能于一身的电视新闻主播成为新闻节目最后的“把关人”。当然,他们身边还有另一位“把关人”———法律顾问,其职责是确保播出的新闻不越过法律允许的界限。
新闻人才的专门化趋势还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不仅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还是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甚至专家。如《纽约时报》体育部的60名工作人员中,有人专门报道网球、有人专门报道高尔夫球、有人专门报道拳击……。随着报纸扩版和分众化的趋势,要求有关报道更注重深度的开掘和专业性的增强。在该报科学新闻部,负责健康方面稿件的是一位医学博士,负责心理方面稿件的是一位心理学博士,负责营养与健身方面稿件的是一位有好几个学位的编辑。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向以“通才”、“杂家”自诩的记者、编辑,在今天更应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
新闻人才的专门化趋势还有第三个表现, 即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媒介定位和报道特点,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专门化训练和培养。在美国一些大的新闻机构,刚走出大学新闻院系的毕业生首先从事的就是资料收集、检索、整理工作,从这一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了解媒介、了解媒介的报道规则和风格特点。《洛杉矶时报》在报社内部印发了一本取名《风格(STYLE)》的“蓝皮书”,将该报积累多年的写作中的表达方法、一些名称的标准写法、一些地名的最新拼法等等逐一写成备忘录,供编辑部全体人员参阅,以此为初入报社或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记者提供一定的参照和规范。
总之,新闻启蒙的社会化是培育媒介市场的长期投入,新闻人才的专门化是占领媒介市场的有效做法。只有准确把握新闻产业与社会上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加大前期投入,包括培育人才和培育市场,才能使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