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 李彪:实体书店多维空间创新实践 ——以方所成都店为例2018-08-16
- 赵云泽、赵国宁:“理想”和“技术”哪个更让新闻业负责任? 1) ——兼论中国新闻实践中对美国“社会责任论”的批判借鉴2018-08-09
- 孟滨、陈颖、王岚昕、钟新:国际传播项目的模式策略——以央视《亚媒看中国》国际媒体合作为例2018-08-08
- 陈力丹: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落实到新闻舆论工作中2018-08-01
- 贾文山、刘宏宇:从“五通”到“五路”和“四同”——管窥习近平沟通思想理论体系2018-07-18
- 喻国明、杨雅:互联网逻辑与时尚流行的媒体呈现维度——以央视《时尚大师》为例2018-07-05
- 黄河、刘琳琳:自媒体的角色界定与综合管控——社会治理视角的分析2018-06-30
- 周蔚华: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体制改革 着力解决的四大问题2018-06-21
- 钟新、崔灿:对话式记者外交基本模式——中国记协“新闻茶座”十年变迁分析2018-06-01
- 韩晓宁、王军:从业体验与职业志向: 新闻实习生的职业认同研究2018-05-31
- 周勇、倪乐融、李潇潇:“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认知、情感感知与态度意向的实验2018-05-24
- 王斌、李岸东:隐蔽的“深后台”: 开放式新闻生产中的传受关系 ——以《中国青年》对卓伟的报道为个案2018-04-30
- 潘曙雅、刘岩:微信使用对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研究2018-04-23
- 陈力丹:马克思和恩格斯丰富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2018-04-16
- 蔡雯、李婧怡:“非虚构写作”对新闻编辑业务改革的启示2018-04-09
- 李璐、周建明:2017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2018-03-26
- 杨保军、王阳:论新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的“时效统一”原则2018-03-19
- 许向东:我国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 治理困境及应对策略2018-03-12
- 李彪、王永祺、杨小涵:网络小说成为超级IP 的影响因素与生成机理研究 ——基于45例网络小说IP的定性比较分析(QCA)2018-03-05
- 刘海龙: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