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苗伟山等|希望的个体化改造:中国青年网络流行语中的希望实践
作者: 时间:2025-10-26摘要:网络流行语是青年社会心态的文化表征,也是理解其文化逻辑的重要切入点。论文以“希望政治(politics of hope)”为核心理论框架,结合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分析路径,探讨了网络流行语“躺平”和“内卷”的使用实践。基于对32名青年的深度访谈,论文提出“希望的个体化改造”概念,用以揭示青年如何将原本依托于集体和家庭结构的希望代理机制,转化为更具个人导向的希望实践;并将原本嵌入竞争逻辑、基于社会分层和人生阶段规划的希望分布,重构为以个体为核心的意义体系。这种转变源于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促使青年对社会结构、组织体系以及评价标准进行反思与调适,并在此过程中展现出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与韧性。论文系统性地阐述了当代“希望政治”的青年实践,并深化了对于青年群体数字话语实践的理解。
作者信息:苗伟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2025年第9期,仅代表作者本人学术观点。以上内容为文章节选,知网原文链接为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kg-5wHjgO95BqMqOS6GQGe7DKZh6-q8sRlXYfTb5ZS81p4_3ny-RIVFCXQjsF-tG_iNAa_JxvqDuG1zTdeBKpr05lC0QlAXNfSQzo8F_w3RkiAjQVnUPNiEkTyn889mOABj8zBsWUhd6L4Un3wZ9JpaOEnez_8WH&uniplatform=NZKPT


